東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現在位置:首頁 / 綠能新聞 / 新聞專區

新聞專區

2017-06-03

離岸風電+箱網養殖 創雙贏

目前全球現行各離岸風電場域中,台灣海峽得天獨厚最為溫暖,魚類養成周期短,若風機基座與銅合金箱網共構來養殖漁業,可望創造龐大商機。

國際銅業協會李東森表示,台灣在2016年底已豎立2座離岸風機,但依台經院及台電分析,將變電站、電網建設與地方補償金等必要成本因素加入後,在無規模經濟情況下,每度發電成本在新台幣10元以上,即便未來規模擴大,每度發電成本仍需新台幣6元以

上。

另外,依氣象局統計,台灣每年平均有3.6個颱風,如2016年9月中颱梅姬在梧棲風力就達到17級,而任何一台風機損失,都會造成所屬離岸風電專案重大財務衝擊。綜合以上財務與氣候的風險,使得我國離岸風電產業雖號稱有4千億的產值潛力,國內外各家廠

商也紛紛卡位搶占風場開發權,但事實上建設進度遲緩且規模難以擴大。

目前來看,台灣未來各離岸風電專案的風力發電機、變壓站,以及海事船舶相關利潤多是歐洲或日本的囊中物,而離岸風電專案仰賴政府高額補助的產業特性也成為全民的長期負擔。離岸風電產業欲在台灣永續發展,並能促進我國GDP成長與產業升級,應有獨

創思維與作法。

李東森分析,於風機基座建構一個直徑30米,深20米之沈底式銅箱網,並進行自動化漁業養殖,因箱網網體由銅合金線編織,不需頻繁洗網且只需每7年回收更新銅合金網1次,可大幅減少維運人力,同時參考舟山群島大黃魚銅箱網養殖經驗,每年每立方米產出

大黃魚7.5公斤,售價每公斤新台幣700元,單座風機銅箱網漁獲20年累計純益可達新台幣4.5億元,已超過風力發電機3億元之購價。

我國國家能源計畫下,800座離岸風機20年漁業累計產值可達新台幣3,600億元,且各個離岸風力發電專案能自給自足,永續發展,並為艱辛的台灣近海漁業開創新藍海。

李東森指出,離岸風電與箱網共構模式,將徹底改變我國乃至全球離岸風電產業及漁業風貌:離岸風電電業權併加漁權將產生強大投資誘因、銀行融資及保險公司承保意願也會大幅提升,國家也可減免給離岸風電產業的補助,並創造與當地漁民的合作契機。

此外,基座與箱網共構所需之銅合金網、鋼構體、結構設計與養殖人才,台灣均能自給,增進了我國工業、漁業產值與船舶設計及自動化養殖技術與人才發展。

李東森也建議,政府需協助電業排除法規限制、取得漁權,電業則需有企圖心,自營或與當地漁會合作成立自動化箱網養殖團隊。

來源:中時電子報 時間:2017年0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