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併聯型(Grid-Connected System, Interactive System, On-Grid system) 與發電暨配電網路併聯運轉,且可能傳送電力給發電暨配電網路的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太陽光電系統的能源儲存子系統,如蓄電池,並非本定義下的另一種電源。
(2)獨立型(Stand-Alone System)能獨立於發電暨配電網路之外供應電力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
(3)防災型具緊急防災功能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當電力系統正常時,輸出電 力直接饋入電力系統並能對蓄電池充電;電力系統異常時,太陽光電組列之輸出電力可對蓄電池充電並提供緊急負載使用。
(4)混合型(Hybrid System) 由多種電源所組成之發電系統。這些電源可能包含光電、風力發電 機、水力發電機、引擎驅動發電機及其他電源,但不包括發電暨配電網路。能源儲存子系統,如蓄電池,不構成本定義所指之電源。
(5)太陽電池(Solar Cell) 受光線時產生電力之基本太陽光電元件。
(6)模組(Module) 由數個互相連接(串並聯)的太陽電池所構成之最小有完全環境保 護的組合。
(7)模組表面溫度(Module Surface Temperature) 模組背面之平均溫度。
(8)模板(Panel) 經預先組合與接線而固定在一起的一群模組,設計來作為可安裝在 組列和/或子組列內之單元。
(9)組列(或稱陣列)(Array)乃多個太陽光電模組或多個模板且連同支撐結構之組合,但不包括 追蹤設備、熱控制器與其他組件,以形成一個直流電(DC)之發電單元。
(10)組列場(或稱陣列場)(Array Field)在一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內,所有太陽光電組列之集合體。
(11)變流器(換流器)(Inverter)將直流電(DC)輸入轉換成交流電(AC)輸出之裝置。
(12)變流器效率(Inverter Efficiency) 可用的交流輸出電力與直流輸入電力之比值。
(13)空氣大氣光程(Air Mass) 直接太陽光束通過地球大氣層之長度,以太陽在頭頂正上方時直接 太陽光束通過大氣層到海平面上一點之長度的倍數來表示。
AM0:太陽光束抵達地球大氣層之前
AM1:太陽光束由頭頂正上方穿越地球大氣層到地面之距離定義為AM1。
AM1.5:太陽光穿越地球大氣層到地面之距離與由頭頂正上方穿越 地球大氣層到地面之距離的比值為 1.5。
(14)標準測試條件(STC, Standard Test Conditions)在太陽光電模組或太陽光電電池測試時所使用之參考值,即電池溫度為 25℃、平面(in-plane)日照強度為 1000W/m2、及太陽參考光譜(空氣大氣光程 AM)為 1.5。
(15) 電流-電壓特性(I=f(V),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一特定溫度及日照強度下,太陽光電發電機(PV Generator)之輸出 電流與輸出電壓之函數關係。註:太陽光電發電機(PV Generator)係指構成太陽光電直流輸出的總 成,不含變流器(即自變流器輸入端往太陽光電組列看的總成)。
(16) 額定電壓(VR, Rated Voltage)電壓指定值,在特定操作條件下,太陽光電發電器(PV Generator)被 設計在此電壓下能提供近乎最大的電功率。
(17) 額定電流(IR, Rated Current)在特定操作條件下,太陽光電發電機(PV generator)在額定電壓之電 流指定值。
(18) 額定功率(PR, Rated Power) 特定操作條件下,太陽光電發電機(PV Generator)在額定電壓之輸 出功率指定值。
(19) 開路電壓(Voc, Open-Circuit Voltage) 在一特定溫度及日照強度下,橫跨無負載之太陽光電發電機(PV Generator)正、負兩端之電壓。
(20) 短路電流(Isc , Short Circuit Current) 在特定溫度及日照強度下,太陽光電發電機(PV Generator)在短路情 況下之輸出電流。
(21) 電壓溫度係數(β, Voltag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太陽電池每變化攝氏 1 度時太陽光電裝置開路電壓的變化,單位V/℃。
(22) 最大功率追蹤(MPPT,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變流器以不斷調整輸入電壓或電流之方式,使組列可隨時保持在最 大功率輸出之功能。